北京健一机械
首页 | 联系方式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手机站

产品目录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业务部
电话:010-705040
邮箱:service@nbyongqing.com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

“有抗食品”使人类陷入“无药可救”

编辑:北京健一机械  字号:
摘要:“有抗食品”使人类陷入“无药可救”
“有抗食品”就是指含有抗生素的食品。上个世纪20年代末,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,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惊人的效果,这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,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此得以延长。然而,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,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,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,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,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过敏性休克、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毒副作用随时都在发生,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。因此,食品卫生学、医学上认为,这类食品不宜食用。不仅如此,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导致了耐药细菌的出现,而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繁殖速度,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,而新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需要2年。由此可见,抗生素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滥用和过分依赖抗生素正在使人类陷入“无药可救”的境地。

据人民日报《我国养殖业存抗生素滥用吃肉恐吃下定时炸弹》一文报道,被称为“隐性杀手”的有抗食品,其实是指含有抗生素的食品。目前,由于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饲养和渔业养殖方面。所以,市场上主要的“有抗食品”都是动物来源的食品,如鸡肉,猪肉,牛奶,鸡蛋,蜂蜜,各种鱼类等。

近几年,瘦肉精、苏丹红蛋、三聚氰胺奶粉等一些直接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已被人们熟知,容易被查出并追究责任。而由于“有抗食品”具有很大的隐蔽性,所表现出的毒副作用很难被直接查出,更难以追究到底是哪块肉、哪条鱼造成的。

据统计,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%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,且其中90%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。利益的驱动加上监管的漏洞,使得很多饲养者有漏洞可钻,大量“有抗食品”便进入市场,有的甚至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。

虽然“有抗食品”危害重重,但对其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为数不少,而这正是“有抗食品”危害性的可怕之处。

我们生病时服用的抗生素药品,这是“看得见”的抗生素,随着对抗生素弊端的了解,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品,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;可是大部分人却不知道,还有一种“看不见”的抗生素,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它隐藏在牲畜、家禽、蛋奶、鱼虾等日常食品中,抗生素从一把“双刃剑”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“借刀杀人”的“隐性杀手”。

“有抗食品”使人体产生耐药性,在人们患感染性疾病时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,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!长期食用“有抗食品”相当于低剂量服用抗生素,人体耐药性会相应增强,免疫力下降,还可能会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,而且即使是微量,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。

除此之外,“有抗食品”对婴儿和儿童的危害更为严重。有抗食品对婴儿和儿童的危害远大于对成人的危害。母亲在怀孕时经常食用有抗食品,其中的抗生素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胎儿在出生后,就会产生对抗生素的耐受。据《羊城晚报》披露,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体重仅650克、25个孕周的早产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。

出现“有抗食品”并不是无理可据的。我国养殖业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,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,不懂得科学喂养、合理防疫和用药的方法,大都是凭经验饲养,这是导致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养殖户不合理使用甚至“滥用”抗生素,构成了禽畜产品的安全隐患。抗生素的滥用在全世界的养殖业都是非常普遍的,但在中国显得更为严重。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,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,其中有9.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,占年总产量的46.1%。相比医用抗生素药品而言,食品中的抗生素含量显得那么“微不足道”,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。医学研究显示,低剂量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在人体内蓄积,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,产生变态反应、过敏反应、免疫抑制、致畸、致癌、致突变等。早在2005年,我国四川省境内爆发的猪链球菌病疫情致人死亡事件,就为畜牧养殖业安全敲响了警钟。有专家认为,猪链球菌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,会引起动物发病,这很有可能是养殖业长期在猪饲料里任意添加抗生素导致的。
上一条:全国猪肉和生猪价格均创新高 涨幅近80% 下一条:“蒜你狠”成“蒜你贱” 疯狂的猪肉为何还在涨